<pre id="pprpp"><del id="pprpp"></del></pre>
      <ruby id="pprpp"><b id="pprpp"></b></ruby>
          <p id="pprpp"></p>

          <pre id="pprpp"></pre>

            <ruby id="pprpp"></ruby>

            “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”系列宣傳—減鹽周話食鹽

            時間:2022-09-15來源:點擊:

              2022年是第4個“9·15”減鹽周,活動宣傳主題為:人人行動,全民控鹽。自2019年國家行動辦公室將每年9月15日所在的第三個星期確定為“9·15”中國減鹽周,向公眾宣傳“915”(就要5克)的減鹽理念,傳播低鹽飲食知識,促進全社會共同關注并踐行減鹽行動。

            微信圖片_20220915144545.jpg

              鹽是我們日常做飯時最常用的調味品之一,它能讓飯菜香甜可口。鹽是白色結晶體,它的化學名叫氯化鈉。市面上銷售的鹽通常有粗鹽、精鹽、晶體鹽和食用鹽等。食用鹽通常由巖鹽和海鹽制成,人不可一日無鹽,食鹽也是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之一。但如果長期進食高鹽飲食,會給身體帶來以下幾種危害:

              1、長期高鹽飲食會使體內鈉離子的含量上升,會引起水鈉潴留,甚至導致血壓上升。

              2、長期高鹽飲食會給腎臟帶來嚴重負擔,可能會造成腎功能不全。

              3、鹽攝入過多,還會促進腫瘤的發生,尤其是胃癌,很多的研究顯示,熏肉類、腌制品類對胃癌有一定的促進和誘發作用,而這些腌制品就是因為鹽在里面的成分很多。

            微信圖片_20220915144555.jpg

              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議成年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g,6g大約就是一個啤酒瓶蓋去掉里面的膠墊裝滿這么多。調查研究發現,我國居民大約有60%以上的人,每日鹽的攝入量是超標的。生活中需要注意某些隱形鹽的攝入,包括各種腌咸菜、薯片、餅干、加工干果零食,還有一些肉類的加工食品,例如火腿腸,這些食物當中鹽分都非常高。

            微信圖片_20220915144600.jpg

              生活中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食鹽的攝入量?

              1、使用控鹽工具。包括限鹽勺、限鹽罐,用定量鹽勺控制用鹽量,清淡飲食。

              2、選用新鮮食材。少吃榨菜、咸菜和醬制食物,這些食物中含鹽量較高。建議每餐都有新鮮蔬果,因為一般味道濃郁的蔬果都可以用來提味,可以減少添加食鹽,像檸檬等,也可以選擇一些帶有特殊味道的食材,如茼蒿、西芹等。

              3、選低鹽調味品。建議選擇低鹽醬油,減少味精、雞精、豆瓣醬、沙拉醬和調料包的用量??蓪Ⅺ}換成低鈉鹽,適當降低食鹽中的鈉含量,增加鉀含量,是普通健康人群的優先選擇。有腎臟疾病的人,要警惕鉀攝入過多帶來風險。

              4、學會看營養標簽。購買食物時,應注意觀察營養成分表,注意鈉含量。少吃那些“藏”鹽的加工類食品,比如方便面、香腸、火腿腸、面包、餅干等。

              5、使用合理烹飪方法。多采用蒸、煮等烹飪方式,享受食物的天然味道。在烹調菜肴時也要盡可能少放鹽,可以在食物出鍋前放鹽、吃涼拌菜前放鹽,讓咸味盡量附著在食物表面。

              6、外出就餐選擇低鹽菜品。盡可能減少外出就餐或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動要求餐館少放鹽,盡量選擇低鹽菜品。

            微信圖片_20220915144604.jpg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蘭州市中醫醫院健教宣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9月

           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|免费看a片无码岛国av无码|国产成人综合手机在线播放|直接在线播放日韩A片视频

              <pre id="pprpp"><del id="pprpp"></del></pre>
                <ruby id="pprpp"><b id="pprpp"></b></ruby>
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pprpp"><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pprpp"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ruby id="pprpp"></ruby>